進入2024年,“低空經濟”這一概念不斷被提及,與之相關的“飛行汽車”也頻上熱搜。繼羅永浩直播間帶貨“空中的士”后,新晉頂流周鴻祎也“盯上了”飛行汽車,還親臨小鵬飛行汽車直播間。
占領輿論話題高地的同時,一度只存在于科幻電影中的“飛行汽車”確實也在各方的努力下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
低空經濟成政策“新寵”,飛行汽車先行一步
政策向來是市場發展的風向標和穩定器。在市場一擁而上還未形成大規模發展的當下,涉及低空經濟的政策已經先行一步。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生物制造、生命科學一起被提及,熱度驟然上升,行業關注度也逐漸增大。
其實,“低空經濟”并非新生事物,其概念早已于2010年提出。一直以來不溫不火,直到近兩年才又被廣泛提及。
2021年2月,《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把“低空經濟”納入國家發展規劃。2023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低空經濟又被提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度。
2024年以來,北京、南京、安徽、深圳、蘇州等十余個省市,均發布了圍繞低空經濟相關的行動方案或征求意見稿。其中,重慶、安徽、蘇州、廣州等多地還推出了低空經濟產業基金,總規模最大的達200億元。
究其原因,應該與飛行汽車的火爆有關。作為低空經濟產業下的細分賽道,飛行汽車近年來吸引了各大車企以及科技巨頭入局。比如,傳統飛機制造巨頭波音、空客,整車企業保時捷、豐田、小鵬、廣汽,以及互聯網公司谷歌、英特爾、騰訊等等。
不光如此,多地政策也明確了要支持飛行汽車的發展。比如,《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見稿)》指出,要探索分體式飛行汽車城際通勤+城內擺渡應用新業態。
《安徽省加快培育發展低空經濟實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也指出,鼓勵有條件的城市探索發展eVTOL等新型飛行器短途商業運輸模式。
插翅“起飛”,我國飛行汽車發展勢在必行
其實,政策支持低空經濟、飛行汽車的發展也是必然。隨著地面交通越來越擁擠,未來的交通勢必會向天空發展。飛行汽車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載人、載貨方面均具有很大的優勢。
飛行汽車的學名叫“純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英文簡稱eVTOL。由于具備靈活起降、零碳排放、安靜安全、乘坐舒適等優點,eVTOL適用于城市點對點空中物流和空中出行。
但觀察目前各家企業發布或者試運營的產品來看,eVTOL絕大多數長得并不像汽車,本質上它是借用汽車概念的飛行器。eVTOL比飛機飛得低,比汽車速度快,就像5座汽車插上“翅膀”。
而且,“飛行汽車”的概念并不是近年才有,可以說對其的探討與研發一直伴隨著汽車、飛機這兩大交通工具的發展。據悉,世界上第一臺可操作、實用的飛行汽車,由一家叫Terrafugia的美國公司在2009年發明。這輛車靠汽油驅動,行駛時能把機翼折疊起來,張開機翼加速就能起飛。
不知是否是因為動力原因,車輛始終沒有面市,該公司也于2017年被吉利收購。雖說沒有成功,但從其發展中可以得出經驗,那就是燃油機并不十分適合飛行汽車的發展。
因為內燃機技術復雜、體積重量都很大,而電動機的小巧、便宜、響應快捷更適合為飛行汽車提供動力。正是得益于電動汽車技術的逐漸完善,近些年飛行汽車才又被行業廣泛關注。
更為重要的是,我國正在憑借完善的電動汽車產業鏈以及先進的三電技術,有望在飛行汽車這一領域繼續實現彎道超車。在實際成果方面,目前已涌現出第一批“成功者”。
2024年5月,深圳人才公園廣場的上空,一架名為“旅航者X2”的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垂直起飛,在公園上方優雅地繞行一周,飛行高度達30米,全程采用自動駕駛模式;此前的3月,“旅航者X2”也在廣州CBD上空進行了試飛;
2024年5月,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峰飛航空科技自主研發的2噸級載物eVTOL V2000CG凱瑞鷗完成特許飛行;
2024年2月,國產5座eVTOL峰飛“盛世龍”成功完成深圳至珠海eVTOL跨海跨城航線首次演示飛行,將單程2.5至3小時的地面車程縮短至20分鐘;
2023年12月,吉利汽車旗下專注全球低空智慧交通飛行器研發與商業化運營的公司沃飛長空研發的有人駕駛載人AE200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在四川沃飛長空漢源綜合試飛驗證基地首次試飛成功;
2023年6月,廣汽集團的飛行汽車“GOVE”在“廣汽科技日”完成全球首飛……
當然,這些只是目前飛行汽車領域成果展示的冰山一角。可見,飛行汽車雖然早期的市場中心在歐美,但近幾年大膽嘗試并堅持市場實踐的卻主要是中國企業。
而且,中國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彎道超車,讓我們有信心在包括飛行汽車領域也能引領全球發展。
飛行汽車真正“飛起來”,商業化難點仍需破解
當然,發展飛行汽車不光要有口號,更要有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的實力。與眾多產業發展類似,飛行汽車的發展也面臨很多問題,尤其是對其商業化落地的兌現,成為從業者無法繞過的“坎兒”。
總結起來,目前阻礙飛行汽車落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安全問題,這也是飛行汽車普及的核心問題。在氣候氣象層面,1000米以下的低空位于對流層下層,云、霧、雨、雪等惡劣天氣都存在于此,城市高樓大廈之間也會有難以預測的“穿堂風”。飛行汽車如果發生事故墜毀,無論是砸到地上還是撞到高樓,造成的破壞都是無法估量的。
同時,在軟件、信息安全方面,飛行汽車也存在被“黑”的隱患。這就要求監管部門必須要有更謹慎的態度。
其次是電池續航問題。目前鋰離子電池的質量能量密度大約為160Wh/kg,而92號汽油的質量能量密度大約為12700Wh/kg,這也就是油車為何續航高于電車的主要原因。落實到飛行汽車上,當然也存在續航里程較短的問題。
再次是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飛行汽車的起降場、充電設施、現有機場改造、eVTOL飛行員培訓,都是長期巨大的投入,后續持續適航的相關檢查、維修、保養,也需要專業人才和設備。這些目前尚未有完整的解決方案。
此外,飛行汽車落地的政策法規相對滯后。在適航審定、運行管理、責任認定等方面,目前都沒有相關的審理經驗,也沒有統一的管理規范。
自然了,問題的解決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政府各相關部門和行業企業的合力推動。好在這一進程正在慢慢推進。
比如上文提到的各地發布的關于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中,就涉及到支持加強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空域網絡、起降場地、各類平臺等,以及要完善飛行保障、監管體系、加強創新能力建設等情況。
可喜的是,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優勢也為飛行汽車的發展提供助力,尤其在三電產品方面,我國已具備了完整的產業鏈并可以實現商業化應用,這對飛行汽車的發展來講非常關鍵。最重要的“心臟”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像燃油車時代一般要受制于人。
再加上正在推進的智能化進程,飛行汽車的助力也越來越多,想要真正“飛起來”指日可待!
發布日期: 2024-04-15
發布日期: 2025-04-14
發布日期: 2024-10-31
發布日期: 2024-04-18
發布日期: 2024-07-03
發布日期: 2024-07-15
發布日期: 2024-11-08
發布日期: 2024-06-17
發布日期: 2025-04-24
發布日期: 2025-04-24
發布日期: 2025-04-24
發布日期: 2025-04-24
發布日期: 2025-04-24
尋找更多銷售、技術和解決方案的信息?
廣州綠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綠測科技)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一家專注于耕耘測試與測量行業的技術開發公司。綠測科技以“工程師的測試管家”的理念向廣大客戶提供專業的管家服務。綠測科技的研發部及工廠設立于廣州番禺區,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先后在廣西南寧、深圳、廣州南沙、香港等地設立了機構。綠測科技經過深耕測試與測量領域多年,組建了一支經驗豐富的團隊,可為廣大客戶提供品質過硬的產品及測試技術服務等支持。
技術工程師
020-22042442